七彩營地資訊
Camp information
孔子登高望海處,學習儒家文化,游覽千年的摩崖石刻歷史文化
連云港孔望山儒家文化研學旅行研學點介紹:
孔望山位于江蘇連云港市海州古城城東。國家4A級景區孔望山正因為孔子登山望海,而成為中國文化史冊上的千年奇山。錦屏山東北麓,東西長800米,南北寬300米,海拔高度123米,傳說孔子曾登此山而望東海,故名孔望山。道家第七十一福地。唐時此山稱龍興山,南宋防金,又稱巡望山。以豐富的人文景觀而著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孔望山摩崖石刻造像群位于孔望山南麓西端的斷崖上,分布在東西長 18米,上下高約8米的范圍內。造像群像有三種:浮雕造像、小龕內的線刻畫像和附屬于浮雕造像的臺座和燈碗。浮雕造像共有89尊,其中道教的漢裝人物像4尊,分別為老子及其供養人、關令尹喜和黃帝。屬佛教人物造像共85尊,主要為佛經變故事,核心是位于造像中央偏下部的“涅盤圖”,共由46尊人物圖像組成,中心人物是高浮雕的釋迦牟尼仰身臥像。
孔望山除了造像群這一宗教遺跡外,還發現了其它的類似遺跡,亦有道教也有佛教的東西。在造像群東南側不遠處有一漢代高大石象,它體型雄健渾厚,神態溫良馴善。石象左腹刻腳帶腳鈴,手持長鉤的象奴。以鉤馴養家象屬漢代常見之術,馴象用鉤與大象則常見佛家經典和佛事活動之中。石象四足下,均刻出仰蓮一朵,更表明了石象佛教題材的性質。再往南較遠處,便是漢代的石蟾蜍。戰國秦漢,直到魏晉蟾蜍一直被人們視為神物,是辟五兵、鎮兇邪、助長生、主富貴的吉祥之物。對有著超自然的神靈信仰的人們來說,只要是免災降福的,佛祖、上帝、道尊與蟾蜍是沒有什么區別的。
連云港研學旅行基地,專注研學旅行教育方案和課程開發服務,專業研學旅行帶隊經驗,為您精心打造和定制屬于您的連云港研學旅行產品和線路。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