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營地資訊
Camp information
近年來,不少學校組織了連云港研學旅行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奔向廣闊的天地。在連云港研學活動過程中至少存在四個問題,即重游輕學、主題模糊,全權委托、規劃隨意,一味包辦、模式單一,評價片面、反思不足。
一、重游輕學,目標、主題模糊
當前,雖然很多學校把連云港研學旅行納入綜合實踐課程體系之中,但缺乏對研學旅行教育價值的準確認識,對于研究旅行的教育意義、目標、主題等缺乏系統的思考,把研學旅行等同于傳統的春秋游、夏令營等,陷入了“游大于學”“只游不學”“重游輕學”的怪圈。甚至是一些花費巨大的海外游,也往往停留在走馬觀花式的參觀校園、合影留念等表層活動上。
二、全權委托旅行社,規劃隨意
連云港研學旅行基地活動的成功開展須以精心安排和規劃作為前提。但由于學校對研學旅行不夠重視,在活動規劃上顯得比較隨意。一方面,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很多旅行社出于經濟效益的考慮,開發了很多的研學旅行產品,成為事實上的活動策劃者與組織者,但它們由于缺乏教育視角與立場、缺乏課程思維,并不注重教育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另一方面,受制于家長對孩子安全問題的過分關注,再加上教師普遍存在著工作任務重、壓力大的狀況,也愿意把連云港研學旅行活動委托給旅行社,對連云港研學旅行方案缺乏嚴格的監督與要求。
三、一味包辦,缺乏自主性
連云港研學旅行線路實行之前,教師往往根據自己制定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對學生提出很多要求,從而將本該輕松愉快的旅行變成了機械、急躁完成教學計劃的過程。在開展過程中,學校多從紀律考慮,對學生的活動提出了限制,比如在行進過程中不能大聲談話,上廁所、睡覺等都需要向老師報備,不允許單獨自由活動等。很多學校把研學旅行當作實踐活動課程來開展,但他們忘記了連云港研學旅行活動課程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學生具有自主性,剝奪了學生的自主權利,研學旅行就喪失了活力,也失去了其特色。
四、評價片面,反思不足
作為學校教學計劃的一部分,連云港研學旅行基地應做到活動前要有設計,活動中要有探究,活動后要有評價反思。但在實踐中,往往會出現重探究輕反思、重活動輕評價的現象。如何評價研學旅行開展的效果、教學目標的達成程度,以及學生的行為表現等,都是教育管理者應考量的內容。但由于學校制定的評價體系不夠具體和完善,這些關鍵點很難被有效反饋,很多學校在開展完研學旅行后草草了事,有的甚至對此都不進行評價,從而使研學旅行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時,教師往往對研學旅行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組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實際探究能力等不能進行全方位地考察和評價,又或者教師被學生以往的行為表現所影響,對其評價帶有主觀色彩,從而使評價缺乏真實性和說服力。
要解決上述問題,避免出現“只旅不學”或“只學不旅”的現象,使連云港研學旅行基地做到目標明確、學習有效,就必須尋找適切的研學主題和課程教育目標,促進研學旅行與學校課程有機融合。既要結合學生身心特點、接受能力和實際需要,又要注重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最終使學生在連云港研學旅行活動中辨別、探究、思考、歸納、總結、吸收,形成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