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營地資訊
Camp information
連云港研學旅行不只是簡單地到此一游!人類最初的文化就是來自于對自然景觀的審美。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在我國教育的傳統理念中,也能找到研學旅行的淵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中華傳統治學思想。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因此連云港研學旅行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教育價值既得到了理論研究者和教育實踐者的廣泛認可,也得到了社會、家長的關注和支持。但是作為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和教育組織形式,各地區和各學校在落實研學旅行教育要求時,也必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因而不能盲目而動,需要系統研究。
研學旅行不同于游學,它更重視研究和學習。根據教育需求選擇項目,是課堂內容的向外延伸與實踐。研學旅行的學習目標性更強,以“體驗式學習”讓學生走進真實的自然和社會,觸摸真實的歷史與文化,體會其中蘊含的科學奧秘和智慧,培養科學的研究方法。
所以研學旅行應該做到從“體驗”到“啟迪”,讓學生從情感和認知上都有收獲,從體驗地域文化、歷史文化、現實社會到理解事物表象與本質的關系,歷史與現實的關系,學生由淺入深地有所收獲。當你找到了研學旅行的意義與價值,就像飛機發掘了人們對于“遠方”的需求,電商發掘了人們對“便捷”的需求。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連云港研學旅行是一種行走的課程、動態的課程、生成的課程,因而具有綜合育人價值。研學旅行不僅讓學生學到知識,還能增長見識、增加閱歷,獲得多種人生體驗。
研學旅行活動能全面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審美情趣、信息意識和勇于探究的素養;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的價值觀;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情緒、情感,讓學生在集體生活中,培養自我管理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形成知行合一的健全人格品質。
研學旅行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對生命的關注,學生在研學旅行中經歷的事情,很可能成為他生命成長中的“關鍵事件”。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特的,研學旅行一定會帶給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契機,讓學生在體驗中形成初步感知,在體悟中深化已有認識,在思考中形成價值體認,最終落實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行為,實現自己多方面的成長。
連云港研學旅行,不僅讓孩子在行走中體驗不一樣的教學,更是給孩子一個陽光正面的心理感知。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